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也谈职业教育设计专业学生创意观的培养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也谈职业教育设计专业学生创意观的培养刘有泉(深圳高级技工学校广东深圳j[摘要刁创意观的培养是职业技术学校设计类专业学生必须解决的首要课题,与行业的发展、思维的训练等密

也谈职业教育设计专业学生创意观的培养刘有泉(深圳高级技工学校广东深圳j[摘要刁创意观的培养是职业技术学校设计类专业学生必须解决的首要课题,与行业的发展、思维的训练等密切相关。’亡关键词]创意观技术与艺术并重创意思维职业技术教育侧重于学生的技能训练,这有利于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而职业技术教育除了要求学生过硬的技术本领之外,还要求有从事本行业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电脑美工专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解放双手之外,同时要加强头脑的开发,如何针对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创意观的培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做如下阐述。一、技术与艺术并重的观念培养职业技术往往给学生更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侧重于实际操作,以至于某些学生津津乐道于特效的奇异功能,而淡化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其真正的培养目标。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能力、综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应该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目标。这就要求在教学结构中打破条块分割的现象,注重基础与专业的衔接与渗透。为避免课程设置与理论教育中对实践能力、职业培养等方面的忽视,不仅要在教学中穿插大量的实践或加大实际操作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对产品和商品性质的实践及其社会因素给予足够的认识。高校设置的工作室、实验设施、实习场地形同虚设,在纸上、在教室里、电脑上依然是教师与学生表现的场所和媒介,这种环境下培养的人才如何不脱离实践、生产、社会?因此,艺术设计不仅仅是样稿设计就能解决.其必然与工艺和材料、生产流程和环节、市场和消费环环相扣。否则,仅是绘画式的理想方案、唯美主义势必形成缺乏艺术与技术并重的专业性认同。由此可见,我们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设计艺术师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我们强调的是不要停留在作业的层面上,而是上升到作品的高度.使作品既是艺术的表现,又是技术的载体。西方职业教育是企业加学校的形式,强调竞争、社会平等,如德国、奥地利、丹麦,德国以“双元制”教育模式为主,它解决了普通到就业之间的两道门槛,其教学时间60%-70%在企业,包括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中心,而仅有30%在学校进行,它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方式,专业设置的职业分析为基础,课程设置的职业活动为核心,考试考核的职业资格为标准,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职业教育为中心的原则,我国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贡献率为30%左右,而西方国家却高达70%-80%,文化艺术修养、审美敏感能力、创造性思维等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二、创意思维的训练创意这两个字眼给人一种神秘感,其实用最简单的概括就是:旧元素新组合。但这个组合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可训练的以及定向与决定的探索,它致力于阐明并形成有关可供选择的、所期待的系统状态的构想与想像;准备有关系统的描述、表现或模式;为所选模式的开发与实施制定计划。既然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它就不可能自始至终顺利进行。思想的丰富性、问题解决方案寻求中的新颖性(设计的优选)以及独特性都来自于设计者的创造性。学会对各种没想进行衡量、测试和选择或伞弃,依据的都是定向与目标的逻辑思维。直觉、创造性和逻辑思维都在设计者的思考中发挥作用,因此,注重生活的积累就成为培养创意观必备的条件之一。分析和综合是两个不同的思考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开展创意常用的方法,分析是把看起来一个完整的整体解割成不同的成分、元素,在分解了的每部煞黑⑩;厘龄研穷分里找出一定的形式、含义,是异中求同,其能力是把不同的形态元素、不同的概念元素通过一定的形式组合在一个空间里。如垂直水平的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效果,非正常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效果,拼图游戏表现的效果以及直接传递的效果,都依赖于某种美学上的形式进行综合而成的综合与组合的关系,通过组合可以挖掘潜在创意,当一个要领中的某个阶段通过其相通的一点结合而成,另一种新的概念表达时,我们的设计思维就得到了多层次的模向发展。在学生的作品中,我们始终要求创意是作品的灵魂,艺术感染力的核心,所谓“有境界自成新格”,这种创意的魅力给人们产生无限的联想和高尚的审美享受。为了能在教学中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并巩固已学内容,要求学生利用平面设计软件来绘制一实物罐体,以加强基础造型的训练,接着要求学生为罐体加上破裂纹和背景,这也是对元素的分析,并就绘制的图形作一主题创作,从而要求学生重新组合已有元素(包括文字和图片),其目的在于间接引导学生潜在创意思维,从这个过程中总结出创意的实质:旧元素(罐体),新组合(文字和图片)。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举例,如“随身听”就是将“走”、“听”组合于一体的结果。当两种为人熟知的观念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新的观念,它可以通过事物间(具象或抽象)的共通点进行重新组合,变成新的事物,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足以达到创意思维的训练,要求学生利用水果、杯子进行重新组合,利用联想、类比等手法可以随时推翻前提,并组织创意风暴训练,学生分组讨论,每组一幅图像,由学生自行组织,要求每组同学就图像进行扩散性思维,每个学生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观念,一节课后要求每位同学放弃上一节课提及的观念重新换位思考,最后再将分级同学讨论的图片收集由教师组织,再重新认识每张图片,让观念不断碰撞,这样锻炼了学生水平思维模式(联想、类比)和垂直思维模式(因果关系)通常人们的思维都习惯由一个观念引发到实体的结果来证明—‘个创意的成否,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的不是结果,而应该是创意的过程,在创意的过程中充满了生机,其中每一步都有无限的探讨和可能。学生在这些过程中从A到B其中要附带大量知识和运用,思维得到开拓。可见,这个过程设计就是为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而进行的探究,这种探究能力是可以加以训练的。它包括对一个不完善的情境的探索,发现并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详细说明导致有效变化的途径。设计在很多领域进行,并根据设计者与所设计的东西的类型不同⑩捻而变化。创意过程要求是理性与直觉的平衡、行动的动力以及对已采取的行动进行反思的能力。显然,这就是创意观的一般特征:创意的意图或目的;影响创意过程的因素;创意过程的实质等方面对创意的各个特征进行阐述和描述。三、走龇U意才能更有创意如果对什么是创意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便难免自以为执著于创意而其实陷入思维的误区。创意应为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创意没有界定.创意不是“方法一”、“方法二”,创意不是方程式。假如把创意程式化,无疑是以创意为名行扼杀创意之实。创意不是流行时尚,一个设计师推出一种锤炼成功的语言方式,惯于趋同的人便以为找到了运用创意的手段,以此类推,反复应用,其实只是因袭而已。创意是从艺术形象中飘逸出来的设计者所巧妙寄托的内在寓意。含蓄的表现手法,最容易产生情韵悠远的意境和模糊朦胧的艺术效果,动静相生、动是静的表现,是静寂、空灵、神秘的外化(动指行体上的变化,其本质是静态)。图形设计可以说是由“意”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并利用形式法则创造出可视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直接地对“意”的内涵进行了表现或象征,而观者则通过图形引发联想机制(记忆、经验、印象),得到“意”的内涵。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的验证,不难发现,学生整体设计水平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尤其在设计主题度的把握方面,美中不足之处,如资讯涵括的范围有限、设计作品深度、广度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构图及用色方面,有部分同学也有很大进步,敢于大胆突破,不拘于以往的构图格局,在虚实关系的处理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涌现出一批清新、灵动的设计作品。但有小部分同学也存在懒惰现象,拘泥于旧的模式,不从多角度去深挖主题,缺乏推敲,从而使得设计作品停留于表层,特别是对于广告方案、广告语及形象视觉语言的整体把握还不够,许多设计作品中普遍存在原创性不够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得以解决,这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地学习与累积.才能推陈出新,尤其在作品的原创性上才有所突破。走出创意,走进无限创意,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创意观。勖仁参考文献][1)戈登·罗伦德.设计与教学设计[Z].[2]潘鲁生.艺术与技术并重——关于设计艺术职业技能教育的断想[M].北京:中国装饰杂志社.;;;锂趁研舅l。

文章来源:《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ngyzyjsxyxb.cn/qikandaodu/2021/0121/608.html



上一篇:服务产业发展的高职汽车专业群建设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新时代技术学院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策略探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版面费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